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法系统 > 平凉法院 > 正文
泾川法院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侧记 |
发布时间:2017-03-30 16:49:45 来源:法治甘肃网 |
组建新型审判团队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——泾川法院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侧记 为进一步探索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运行模式,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,泾川县人民法院于近日组建了9个新型审判团队,改变了原有的人员管理和审判权运行模式,实现了司法资源和审判力量的优化配置,推进了法院队伍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建设。 精心设计 有序推进人员分类管理 针对审判辅助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, 泾川县法院多次召开党组会、院务会研究讨论招聘方案,面向社会,从30名参加报名者中通过严格的笔试、电脑速记、面试等测试,择优录取了9名书记员,缓解了审判辅助力量不足的压力。 按照管理扁平化、资源节约化原则,确定了入额法官、法官助理、书记员按1:1:1的比例建立了新型审判模式,调整了法律文书审签权限,制定了《泾川县法院聘任书记员管理办法》和《泾川县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职责范围,确定了权力清单,实行了人员分类管理。 明确职责 着力组建新型审判团队 泾川县法院将原来以庭为单元的审判组织改组为审判团队制,组建了9个新型审判团队,实现了扁平化管理。 审判团队以专业化审判团队为主体,分别设立了刑事、民事、行政、执行和速裁审判团队,根据案件性质和数量,分别负责专业领域审判,明确界定了速裁庭的受案范围。在执行团队的组建中,全力向执行一线倾斜,配备主审法官1名、助理法官2名、书记2名,解决了执行人员不足的问题。 合理搭配 以法官为中心配备审判力量 针对入额法官年龄偏大、精力不足的问题,由院领导负责,全方位征求干警意见,一方面征求入额法官选择审判岗位的意见,另一方面摸清其他人员对工作岗位的意向。在此基础上,为审判经验丰富、年龄偏大的法官配备了年轻的法官助理,对聘用书记员的选择,既注重入额法官、助理法官的意见,又结合书记员的意向,既发挥了老法官传、帮、带的作用,又发挥了年轻助理和书记员工作积极、精力充沛的优势,避免了“强-强-强”和“强-弱-弱”的组合,实现优势互补。 泾川县法院新型审判团队运行模式正式启动以来,各项审判执行工作发展趋势良好,案件质效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高。(记者 张小锋 通讯员 王军宏) |
责任编辑:韩小月
|